【食品生意网 行业动态】近年来,因卤虫营养的深入研究,一些卤虫加工也进入人们营养健康食品门类。日前,亚洲区域卤虫参考中心成立暨卤虫生物学研究与水产养殖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笔者从会上了解到,“卤水生态与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将搭建卤虫卵生产和应用技术服务平台,促使我国卤虫研究与产业化迈上新台阶。其实,除了卤虫之外,还有其它节肢动物门虫类已开始被人们所食用。
这些虫科“营养又美味” 加工之后你敢吃吗?
蝎子
说到蝎子具有药用价值,笔者有发言权了。记得小时候,姥爷因生病喝的中药当中就有蝎子,用作药引子。由于蝎子市场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少养蝎户往往把商品蝎加工成干品货暂时保存起来,在合适的时机出售。
据业内人士介绍,优良的药用成品蝎需要具备四点。首先,虫体无残缺、不缺肢断尾、无碎屑;其次,虫体干燥均匀,色彩正;再次,无泥沙、盐粒等杂物;后,不可在阳光下暴晒。
然而,传统药用蝎子在干燥环节多是自然晾晒,由于易受天气影响以及温度难以把控,直接会影响产品的品质。据了解,越弘工业研发的隧道式微波烘干机可应用于蝎子的干燥,另外,还根据蝎子的生产工艺特点重点解决了跑虫、铁削打火、微波泄漏、传输带跑偏等问题。同时增加了温度自动调节等装置,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产品的干燥质量。
蟋蟀
蟋蟀还有丰富的营养高蛋白,已受到国外很多欢迎。泰国、法国等地均出现用蟋蟀粉做出意面。据相关人员介绍,一般来说,先将蟋蟀粉与小麦粉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再通过和面机、压面机、面条机械按照加工要求生产出意大利面。之后,晾干、包装、封口进行出厂。整体上而言,和常见的意大利面生产没有太大区别。
除此之外,蟋蟀还被制成了烘焙食品,如面包。笔者获悉,芬兰烘焙食品公司曾推出以昆虫为基础的面包,这种昆虫就是蟋蟀。这款面包是将干燥蟋蟀磨成粉末,然后加进小麦面粉中制作。每个面包约含有70只蟋蟀,蟋蟀占了面包重量的3%。倘若不告知你这是含有蟋蟀粉的面包,你会觉得这和普通面包口味一样。
蟑螂
说真的,若不是来到南方,作为半个北方人的笔者真未见过蟑螂。之前,别人常说“小强真恶心”“灭小强”“灭不了的小强”,却不解。日前,科学家预测蟑螂“奶”会成为下一个超级食物!想必这一则消息会让很多人胃部不适。
据悉,印度干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奶”营养价值奇高,包含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脂肪和糖分,是热量和营养的来源,且它可以长时间、缓慢的释放能量,所以未来可能成为超级食物。
蝉蛹
相比卤虫、蝎子、蟋蟀、蟑螂,笔者更愿意食用蝉蛹,这是笔者小时候“美好记忆”。每到夏天,去姥爷家里就会约上几个小伙伴,晚上去树上找知了(蝉蛹),之后放到水里泡上一晚,第二天香喷喷的蚕蛹就被姥姥油炸出锅。
据了解,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类食品的需求增加,这几年已把蝉摆上餐桌,作为保健食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愈来愈高。
小编结语:业内人士表示,从营养学的角度上来讲,昆虫远不逊色于其他食物。而在日本、非洲,还有我国的云南傣族地区,都不乏用虫类做的菜肴。笔者相信,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以及食品科技的快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既营养又美味的虫科食品被研发出来。